2025年3月30日中山首条自主建设的城际铁路南中城际中山段迎来动工建设两周年!
从“纸上蓝图”到“全线突破”,这条贯穿中心城区的“钢铁动脉”当前已全面进入施工加速阶段:12个工点动工建设,9台次盾构机有序掘进,2个区间隧道顺利贯通,中山轨道交通建设正以“破竹之势”刷新历史!
从“0”到“1”:国家战略下的中山抉择
2020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南中城际被纳入近期建设项目。2021年至2022年,中山连续两年将“推动南中城际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于2022年3月启动超常规攻坚,举全市之力加快推动项目落地。
从“边缘”到“中心”:轨道进城重构城市版图
原规划线路终点距中山中心城区仅“一步之遥”。中山市委、市政府以“破局思维”提出延伸方案,经科学论证,成功将终点延伸至中山市中心城区,实现“擦边而过”到“穿心贯通”的质变。
从“不可能”到“可能”:11个月跑出“中山加速度”
跨市城际铁路项目常规推进需2年,中山却以“零经验”挑战极限——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建立“日例会制”“红黄灯督办”机制,坚持“一切以项目落地”为目标,打破部门壁垒,累计攻克上百项难题,仅用11个月完成立项批复,较常规周期缩短超50%,跑出轨道交通“中山加速度”。
里程碑时刻:一纸批复开启新纪元
2023年2月28日,南中城际正式获批,工程正式取得“准生证”。中山人期盼已久、努力争取的城际终于落地。这条足以改变中山乃至珠江口城市发展格局的轨道交通线路,首次将中山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岐江新城三大核心平台以及中心老城区串联起来,中山“新老城区”被纳入同一张轨道网络。
两周年期间,南中城际中山段实现12个工点动工建设,9台次盾构始发,其中2台次盾构已贯通(岐江新城站至岐江道站双向区间)。
成长档案
2023年3月30日南中城际动工仪式举行
2023年7月28日岐江新城站(原世纪路站)开工
2023年7月30日香山站开工
2023年8月1日香二盾构井开工
2023年8月2日横门井开工
2023年8月24日中山站开工
2023年9月1日火炬站开工
2023年9月25日石岐站开工
2023年10月10日兴中站开工
2024年1月12日岐江道站(原岐江新城站)开工
2024年1月26日U型槽开工
2024年1月26日U型槽—火炬东站高架区间开工
2024年5月20日香二盾构井主体结构封顶
2024年5月31日横香区间左线盾构始发
2024年6月29日火炬东站开工
2024年7月31日岐江新城站(原世纪路站)主体结构封顶,成为南中城际中山段首个封顶的车站
2024年7月31日横门井主体结构完成封顶
2024年7月31日横香区间右线盾构始发
2024年8月28日岐江新城站—岐江道站(原世纪路站—岐江新城站)区间左线盾构始发
2024年8月28日香二盾构井—二十涌站区间盾构始发
2024年9月10日U型槽—火炬东站高架区间墩柱样板完成验收
2024年9月30日岐江新城站—岐江道站(原世纪路站—岐江新城站)盾构区间右线始发_
2024年10月31日香山站一区主体结构封顶
2024年10月31日香山站—香二盾构井右线盾构始发
2024年11月18日中山站—火炬西站(原张家边站)盾构区间左线始发
2024年12月23日火炬站主体结构封顶
2024年12月23日中山站主体结构封顶
2024年12月23日U型槽一区和三区主体结构封顶
2024年12月26日中山站—火炬西站(原张家边站)盾构区间右线始发
2025年1月10日岐江新城站—岐江道站(原世纪路站—岐江新城站)盾构区间左线贯通,成为南中城际中山段首条区间盾构隧道洞通
2025年1月12日香二盾构井—二十涌站区间盾构掘进1000米
2025年2月24日岐江新城站—岐江道站(原世纪路站—岐江新城站)盾构区间右线贯通,该区间成为南中城际中山段首个隧道双线贯通的区间
2025年3月26日石岐站—岐江新城站(原世纪路站)区间左线盾构顺利始发
每一个节点的突破,都是中山交通人与时间赛跑、与难题较量的见证,镌刻着中山轨道交通从无到有的奋斗足迹。
通车后,南中城际将与广州地铁18号线贯通运营,中山中心城区至广州珠江新城50分钟直达。项目采用“公交化”运营模式,初期6分钟一班,远期高峰2.5分钟一班,实现“随到随走”。通过预留深南中城际接口,未来从翠亨新区可直达深圳宝安机场,中山将通过轨道交通,深度融入广深“50分钟通勤圈”,成为湾区西岸枢纽之城。
两载春秋,中山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安全、质量、进度”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南中城际中山段建设。当钢铁巨龙呼啸而至时,这条改写城市格局的“黄金走廊”,必将载着中山人的湾区梦想,驶向更壮阔的未来!
来源:中山交通、中山市轨道事务中心
一审:杨启航
二审:苏文颖
三审:吴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