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两条政策底线必须守住,不能突破。为什么要强调这两个“不允许”?如此一来,农村宅基地又何去何从呢?来听听专业学者的意见。
经济学博士张经纬是市委党校专业研究农村宅基地的学者,他说,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具有申请使用宅基地的权利,这是中央一贯强调的红线,以防城市资本无序进入,挤占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威胁粮食安全等,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在原有基础上加了码。
经济学博士、中共中山市委党校村(社区)治理研究中心专职教师张经纬:“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是因为有个别的退休干部会泛用自身的权力,以‘人才返乡’等名义到农村占地建房,这种做法会损害农民的核心利益。”
记者林绮武:“两个‘不允许’是为了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但事实上农村宅基地的闲置问题也由来已久。一方面宅基地闲置 ,另一方面又不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去交易,那怎样才能够使农民真正从宅基地上获益,真正受惠呢?”
根据官方数据,全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率已经达到20%左右,有的地方可能更高。不过学者张经纬认为,两个“不允许”与盘活宅基地并不矛盾,关键在于“三权分置”。宅基地所有权属于集体,而申请资格权和使用权属于农民,按照以往的政策,资格权和使用权必须同时捆绑在农民身上,意味着宅基地只能在集体内部流转,盘活约束较大。
张经纬:“现在随着宅基地的‘三权分置’推行出来,农民就可以通过保留资格权,将使用权以市场的方式转租给城镇居民 ,这是一个能够达成双赢的办法 ,城镇居民、退休干部并非只有通过购买农房才能盘活农村资源。”
不过,有些农村宅基地明明闲置,城镇居民去购买为什么会损害农民利益,而租就不怕呢?张经纬说,农村宅基地空置,往往是因为农民进城务工,造成农村的空心化。
张经纬:“中国的农民普遍具有乡土情结,他们始终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思想,如果轻易地将宅基地出售出去,最后农民很有可能会陷入在城镇无法生存下去,又无法返乡的尴尬的处境。”
记者:林绮武 吴剑文
一审:古淑雯
二审:牛宇华
三审:蒙羿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