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新质生产力”改写中山农业 订单式育秧成为新趋势

2025年02月25日

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中山的农业大户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下,中山的传统农业发展格局近年来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在传统农业大镇民众街道,“农业新质生产力”元素已经唱响了主调。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民众街道英扬生态农场内的育秧大棚内却是暖意融融,一批春耕备耕的水稻秧苗正在拔节生长。这是英扬农场争取到中央资金建设的集中育秧大棚,能够调节温度和湿度,育秧品质稳定。

英扬生态农场负责人葛勇华:“这里保持了温度、湿度 ,所以秧苗很健康地生长,不会因为天气的寒潮或者其他方面受影响。”

育秧大棚于两年前建成投用,订单式承接农户的育秧需求,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到目前为止,今年早稻的育秧订单已满。民众街道在四年前引入英扬农场,专门提供从育秧到收割的水稻生产全链条专业化服务,为水稻种植农户降本增效。

民众街道农业农村局局长唐浩晖:“首先集中育秧一个是效率会更高,另外最重要的是一个标准的统一,种苗得到了质量的保障。”

农户自己育秧、耕作和田间管理,一来水平参差、难以高标准要求,设备设施的投入也是“零售价”,而有了这种集约化、专业化的服务,农户相当于享受到“批发价”的高标准供给,何乐而不为。

总部位于深圳的美丽乡村智农科技也是英扬农场的育秧客户,公司去年签约落户民众街道,专攻自动化、智能化水稻种植。

美丽乡村(深圳)智农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邱云:“简单地说就是无人化,追求以后整个农场可能就是只有几个管理人员,可能一个按键就能够完成千亩良田的灌溉和管理。”

对于英扬农场和智农科技这类代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新农人,中央一号文件无疑是一支“强心剂”。英扬农场目前服务水稻种植面积3000亩,今年计划扩展到5000亩。

葛勇华:“我们就是看中这个需求,未来整个复耕的面积,仅仅是民众来说,应该是预计超过1.5万亩,我指的是水稻服务面积,现在农业要创新,这个是很重要的。”

邱云:“中央一号文件其中也提到提高单产,以及关于数字化和科技在农业上的应用,一号文件出来之后,对我们是一个好消息,或者是很提振信心的。”

说到民众街道的农业,自然离不开香蕉。去年,广东进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合作研发的“仙粉1号”香蕉新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的新品种授权。这种香蕉表现出高抗枯萎病特征,目前正在试验种植。

广东进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杨澋禧:“如果农户种传统的香蕉,他这块田感病率可能达到20%或者30%,我们仙粉1号的感病率在这块田可以控制在5%以下。”

记者林绮武:“在我身后的是杨澋禧公司一块普通品种香蕉的试验田,同样是在没有任何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这个时候 ‘仙粉1号’的试验田里是满眼翠绿,而普通品种试验田里是一片枯黄,这个就是农业科研或者说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力量。”

学生物工程的杨澋禧,大学毕业后给家里的传统香蕉种植注入了“农业新质生产力”。

杨澋禧:“新的一年,我们会继续做香蕉品种的杂交,看能不能得到一个更好的、更优质的新品种。”

民众街道目前也正在酝酿新的“农业新质生产力”。

唐浩晖:“会在新建村打造一个含农业研发、粮食加工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IT农业平台,是一个新质生产力新型要素的具体表现。”


记者:林绮武 梁境标

一审:古淑雯

二审:牛宇华

三审:蒙羿帆



广告联系电话:0760-23321128、0760-23321266

新闻报料:114、13928182333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760-86939360    邮箱:zbs2021@zsbtv.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0-869393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20016号  粤ICP备19057445号  Copyright © zsbtv.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