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气道被异物堵塞,吞不下又吐不出,这个时候相当于闭气,时间一长会窒息。近日,中山一名幼童在逛商场时就被糖果卡住了喉咙,危急关头,刚好巡逻经过的西区公安执勤人员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幼童能否转危为安?来看事发当时,路人拍下的现场救援画面。
西区公安分局辅警梁志辉:“施救大概30秒的时候,一直都吐不出来,然后一直在施救,最后几十秒加强了力度。”
整个施救过程持续了将近1分钟。梁志辉说,西区公安分局经常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包括腹部冲击法、心肺复苏等,学有所用让他临危不乱。
梁志辉:“西区公安分局邀请医院、蓝天救援队专家,然后分局一年中有两次的轮训,没用过腹部冲击法,我也是第一次用,因为我们有培训,所以我有信心可以施救成功。”
腹部冲击法俗称“海姆立克法”,是通过冲击挤压腹腔和胸腔中的空气,把堵塞在喉部的异物冲开。施救者要从被救人员背后以弓步介入,方便用力和平衡。
记者林绮武:“这个腹部冲击法究竟是怎么做的呢,专家很形象地比喻,就像我们平时玩的‘剪刀 石头 布’那样,说到底其实就是我们两只手当时是以怎样的形状去作用在哪个位置。”
中山市拥军支前红旗服务队队长、中级应急救援员、国际急救培训导师孙宏宁:“‘剪刀’ 就是在他肚脐的上方一个剪刀手的位置,‘石头’ 就是握拳放在剪刀手的位置,接下来就是‘布’用手掌包住拳头 ,然后往斜上方用力冲击 ,冲击的时候尽可能地用力把他整个人的身体提起来。”
由于这种急救方法对被救者身体会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不提倡在无需要施救的人身上试验。而在施救时,握拳头的手也要以拇指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平坦的部分来着力于腹部,尽可能减轻冲击时对腹部的伤害。如果被救者是孕妇或者比施救者要高大的人,那就要让被救者坐下,改用胸部着力。
孙宏宁:“左右手从他的腋下一挎,同时在他两乳连线的正中,同样是采取用拇指的第一关节以下对在他胸腔的正中,然后斜挎的方法来挤压他的胸腔,直到异物挤出来为止。”
记者:林绮武 陈大钧
一审:古淑雯
二审:牛宇华
三审:蒙羿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