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昨天(24日),参加2024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推广活动的与会者先后参观了金钟湖香山书房、华侨公园香山书房等中山知名文化地标,并到三乡镇雍陌村参加乡村文化之夜体验活动。与会专家表示,中山通过公共文化项目的广泛布局与创新尝试,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构建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金钟湖香山书房,市民在书海中探寻着知识的宝藏。近年来,中山在成功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持续推动公共文化创新发展,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标。今年1-11月,香山书房人流量近326万人次,图书外借量同比增长4.25%,活动场次达800场,服务人数超22.6万。
湖北省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 、副局长唐昱称赞中山的香山书房,不仅遍布社区、企业、公园的公共区域,而且内容丰富,集阅读、文化沙龙、展览于一体。
湖北省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唐昱:“这一次把推广活动放到中山,我觉得应该是中山这边有很好的经验,我们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过来的,这是一个综合的空间,中山市的香山书房应该是符合新时代市民的文化需求,我觉得还是做得非常好的。”
江苏省扬州市图书馆馆长朱军表示,中山作为一座美丽且历史悠久的城市,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香山书房书香四溢,令人震撼。
江苏省扬州市图书馆馆长朱军:“我们中山的书香中山,以及众多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已经成为这座城市市民的精神栖息地,已经成为中山市政府创建‘书香中山’的重要抓手。”
近两年,中山以“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山”为目标,大力推进香山书房建设,探索出整体低投入建设、低成本运营、高水平服务的“两低一高”建设运营新模式。在建成的逾百家香山书房中,有38%由原街区自助图书馆升级而成,59%为改造其他现有场馆升级而成,新建成的占3%;市财政投入占比约40%、镇村投入约占33%、社会力量约占27%。通过这种多元化的建设模式,不仅盘活了闲置物业设施,还减轻了财政负担,更激发了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良好局面,为中山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云南省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副处长周忠桥:“中山市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非常重视,同时也做好了‘香山书房’的品牌建设,我们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统一有相关的制度文件,有统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样可以引导我们公共文化空间的规范化建设、服务和运营管理。”
截至目前,中山已建成各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69家,遍布城乡、贴近群众、新颖时尚、舒适便捷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成为中山公共文化创新发展的闪亮名片,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唐昱:“如果说对新型文化空间的未来和发展有一些思考的话,我其实更重视的是可持续发展,我这次来参加推广会,其实也想跟大家交流这方面的经验,让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十五五’期间,能够更好地发展、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记者:朱文佳 林泽伟
一审:古淑雯
二审:牛宇华
三审:蒙羿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