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中山是澳门最重要的鲜活农产品供应基地之一,出口澳门的淡水水生动物约占澳门市场七成。为高质量保障鲜活农产品快速供应澳门,中山海关以“5项创新”助力供澳鲜活农产品通关跑出“加速度”。
这天凌晨的3点左右,寒风扑面,但是在中山水出铺锦水产养殖基地的塘面上,早已经是一片热火朝天。中山海关的关员也一早来到现场对这批供澳活鱼开展出口前监管。
中山海关驻石岐办事处查检一科科长潘星:“中山海关实施供澳食用水生动物‘检疫前推 合作监管’新模式,澳门市政署凭互认清单内企业动物卫生证书,在口岸实施低比例抽查,今年以来,中山海关通过该模式共监管鲩鱼等供澳食用水生动物2700多吨,占同期内地供澳食用水生动物总量的60%,每批次通关时长压缩60%。”
与此同时,中山海关还落实供澳蔬菜“属地综合评定+口岸集中申报”监管模式。加强属地质量安全源头管控,指导企业进一步完善自检自控机制、优化原料供应网络,适度加严供澳蔬菜属地风险监测,以突击抽样方式对近年来有检出、风险高的品种开展针对性监测,为属地综合评定提供有力依据。今年9月以来,中山辖区所有供澳蔬菜均已采用这一监管模式。仅9月至11月,企业报检单证就累计减少了超过600份。
此外,中山海关还落实供澳冰鲜水产品“三联三同”监管模式。通过与企业联通、地方联动、澳门联合,以“同企、同料、同线”的生产批为监管单元,综合全过程多项要素实施合格评定。新模式实施以来,企业出口申报前监管申请批次减少99%,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分公司经理欧志明:“我们每天都有一批供澳冰鲜水产品出口,‘三联三同’改革实施以后,我们只需每个月跑一次海关集中报检就行了,产品通关非常畅顺,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我们今年出口澳门的产品近1100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
除此之外,中山海关还积极落实智慧海关建设的要求,大力推进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自助打印。据统计,1-11月,中山海关通过“云签发”模式签发供澳鲜活农产品检验检疫证书1.22万份,签证时长从1-2天缩短至最快10分钟以内。
中山海关还设立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实施“5+2”预约查检和“7X24小时”通关,全天候响应企业需求,减少企业等待时间。
据海关统计,澳门回归祖国25年以来,大量民生物资经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海关监管供应澳门,包括活猪约40万头,水生动物约10.5万吨,鲜蔬菜约28.5万吨。
记者:区球章 林泽伟
通讯员:何雪雁 黄妙双
一审:古淑雯
二审:苏文颖
三审:李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