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近日,国道G228线神湾镇德雅湾家园对开的右幅500米路段,经综合验收,被市公路事务中心选取为中山首条国道“白改黑”长寿命全结构再生试验段。该试验段融合了3项“黑科技”,竣工一年多时间都没出现病害,养护成本为零。
该路段竣工一年多时间都是零车辙、零反射裂缝,没出现病害,路况水平优异,养护成本为零。
中山市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杨志伟:“所有的指标都达到预期,确实比平时的沥青路面得到更高的提升,所以这个也是我们现在想推的再生技术,这个路段也是在原来的沥青路面上进行了一些改良,主要是引用三个技术方案,第一个方案就是把混凝土板进行破碎共振,就不挖除。”
共振碎石化技术是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原位再生,最大限度保留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承载能力,并彻底消除板体裂缝对加铺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在该试验段的旁边,记者就发现未经过改造的旧混凝土加铺沥青后的路面,有多条5厘米宽的反射裂缝。
中山市路桥新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显鋆:“这种裂缝的一个原因,就是下面水泥板的一个纵横缝,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下,对沥青路面的剪切,导致这个沥青路面出现的裂缝。”
国道G228线神湾段日均车流量约3万车次。巨大的车流量,叠加路基基础病害严重等客观条件,导致该路段的路面反复出现反射裂缝、坑槽、行车颠簸等问题,几乎每年要进行1到2次大修,投入养护成本约60万元。为提高道路的质量和养护水平,去年11月,市路桥公司首次采取全结构再生高性能路面3项“黑科技”,对试验段进行为期8天的维修,将旧沥青路面铣刨回收的1550吨物料,经过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利用,再加铺一层4厘米厚的HMAC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有效延缓沥青路面受燃料油的侵蚀破坏,延长道路使用年限。
黄显鋆:“三种技术组合的话,就把我们公路以前存在的那种顽疾彻底消除,大大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从工期来说,我们可以比常规的工艺节省了60%,造价也降低了20%左右,实现了低碳的一个目标。”
记者:杨启宁 梁鑫
一审:古淑雯
二审:苏文颖
三审:李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