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南区街道在社区治理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楼栋长制”“积分制”等群众自治方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南区街道平安法治办主任王韬:“月华园这边有什么问题希望你们反馈给我们听。”
在南区街道环城社区月华园小区的花园里,“老友茶记”又“开档”了,社区“两委”干部和小区楼栋长、物业代表、居民代表围坐在一块,商量着如何解决居民们最近遇到的问题。
月华园13栋楼栋长刘应福:“我就说一下小区养猫的问题,作为居民,养小动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数量、卫生,还有比较吵闹方面,我们社区跟楼栋长协助好把养猫人约束一下。”
南区街道环城社区党委书记章慧娟:“首先网格员肯定要上门劝导,如果劝导不行,我们联系驻点,发挥驻点力量,网格员还有社区干部等共同去向养猫人说明情况,因为也是为了维护小区大家的生活环境。”
像这样的“老友茶记”在社区内已成为常态。社区通过发挥楼栋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优先选拔吸纳居民代表、社团骨干、党员干部、“五老”等力量进入楼栋长队伍,联合社区、物业服务企业等多方主体,构建“驻点团队+社区党委+片警+网格员+物业管家+楼栋长”治理模式,形成“楼栋听事、小区议事、社区决事”三级议事机制。
南区街道平安法治办主任王韬:“目前南区街道已选任楼栋长64名,累计收集社情民意信息340条,协助解决小区环境卫生、 停车出行、邻里纠纷、电梯故障、高空抛物等问题230余件,增设323个电动车位和57个高空抛物摄像头,累计接待服务群众超2000人次。”
南区街道环城社区居民朱宏刚:“现在地面平整了,杂草也清理干净了,绿化相比之前增加了挺多的,电动车飞线充电的行为也得到大大改善,感谢大家这么用心共治,我们小区这几年的变化也是看得到的,越来越好。”
如何激发社区党员凝聚力,调动更多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呢?南区街道马岭社区创新推出了“积分制”治理模式,根据居民公约和社区发展任务设置“学、思、践”三大类项目,党员和群众在积分周期内参加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走访慰问等活动就可以积分,拿着“积分存折”还能兑换生活物品。
南区街道马岭社区居民雷洁媚:“浇水淋花也有‘积分’拿,这样大家都觉得很好,又有礼品兑换,现在小区里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整个环境卫生也好了。”
南区街道马岭社区党员徐秀兰:“‘积分’兑换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又可以帮到人家,有时我还带着孩子来参加社区的活动,把下一代也教育好,党员也要起到带头的作用。”
记者朱文佳:“如何让‘小积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呢?马岭社区对积分台账采用专人管理、事事记录、分分对应的办法,每一分在这个台账里都可以有据可查,而且是一季度一公布,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同时还创新推出了家庭积分账户,调动每个小家庭共同来参与社区治理。”
记者:朱文佳 林良宏
通讯员:胡志锦
一审:付翊苗
二审:李紫昭
三审:蒙羿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