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当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累积的生态欠账,遇上城市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期,该如何应对?面临诸多挑战,神湾镇敢于攻坚,直面问题,全力打通“关卡”。今年以来,神湾镇水环境质量第一、二、三季度分别排名全市第四、第三和第二 ,河涌水质同比分别改善 15.37%、20.74%、27.85% ,第三季度实现无黑臭河涌。
位于神湾镇宥南村的古宥涌全长2.1公里,流域内居住着424户人家,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孙姨看着从“墨汁河”蝶变成“生态河”的古宥涌,内心喜悦溢于言表。
神湾镇宥南村民孙乾:“晚上这里有很多人散步,还有很多钓鱼爱好者在这条河里钓鱼,现在这条河里面的鱼都很靓的了,以前的鱼内脏里是黑色,现在钓上来的鱼肉是清甜的了。”
古宥涌治理前
古宥涌治理后
治水前的古宥涌周边居民和工业厂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叠加上游水动力不足以及底泥中污染物质的释放,导致水质较差。神湾镇全力推进“六污”同治,对该河涌水体进行综合治理后,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神湾镇副镇长郭景幸:“为了增加河涌水动力 ,我们建设了古宥涌补水项目,后续完善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提升河涌自洁能力,同时我们也严格落实河长制管理, 加强对河涌的巡查和管护 ,做好河面的保洁,保障了河涌的长治久清,另外为了提升周边环境、增加群众的休闲设施,我们还建设了人才公园。”
附近厂企负责人刘强:“治水后变化非常直观的是员工愿意来,员工能留得住,这个环境是有很大影响的,我们的客商对周边的环境比较认可,特别是我们这种印刷行业的企业,在以前可能认为印刷企业环境比较差,但是来到我们这边明显看到改善非常大,对我们很有信心。”
神湾镇成立了以镇主要领导挂帅、职能部门协同共治的行动专班,同时还广泛动员全镇居民齐参与,形成全民治水新格局。成功整治的外沙村四隆涌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神湾镇外沙村村委会干部何文俊:“刚开始担心施工影响交通等原因,村民就不配合施工。”
在截污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争取外沙村村民的支持,神湾镇在四隆涌治水设计方案阶段就邀请村民代表一起参与施工路由设定,同时还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和管材、采取快挖快填等施工方法,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对村民出行和生活的影响。
郭景幸:“另外我们为了打消村民因施工导致房屋开裂的顾虑,也开展了房屋鉴定,在施工之前和施工之后,对房屋进行事前和事后鉴定,对有影响的房屋我们进行房屋受损二次评估,按照评估结果情况来进行赔偿,避免了后期赔偿拉扯的问题,所以村民也对我们的做法很认可。”
何文俊:“后来通过我们入户宣传解释,周边的村民从不支持施工到支持、配合施工,最后还主动要求我们接入污水管网,现在工程已完成了,水质量和周边环境都有较大的改善,村民都非常满意。”
附近餐饮店老板梁先生:“以前大家看到河涌环境这么恶劣,都是坐到室内就餐,现在政府把治水工程做得这么好,户外的环境好,空气也清新,看着河水就餐,感受一下这边的水乡情,所以外面就餐位置就比较难定。”
据了解,神湾镇开展治水工作至今,已完成未达标水体截污工程新建管网约42.4公里,完成任务量的96%;5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完成4个,新建管网约79公里。为巩固治水成果,神湾镇对各治水项目将持续开展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设施,保障完成治水攻坚目标。
记者:朱文佳 梁境标
通讯员:鲍烨聪
一审:古淑雯
二审:牛宇华
三审: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