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最近气温下降,不少街坊都在挑选防寒衣物保暖,有的打算“入手”羽绒。不过,近日央视媒体在调查后发现,有商家竟然用“飞丝”冒充羽绒,甚至连产品的质检报告也是假的,具体情况怎样?
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直播人员用力推销其羽绒服、羽绒被,声称该商品不仅“质量过硬”,而且“超低价”。随后央视记者实地调查发现,这些所谓“超高性价比”的产品填充物并非羽绒,而是“飞丝”,即在羽绒加工过程中,从羽毛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短丝。
由于“飞丝”的形态与羽绒相似,当“飞丝”和羽绒混搭进行填充时,无论外观还是触感都难以分辨。调查中记者发现,羽绒制品的各类标识,甚至“质检报告”均有销售。记者了解到,今年11月7日,浙江湖州织里警方就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当地一家服装厂进行搜查抓捕,现场查获“假羽绒服”7万多件,涉案金额价值700余万元。办案民警表示,相关羽绒服调查显示70%绒,而实际检测羽绒含量为0%。目前羽绒服市场参差不齐,中山街坊是否“踩过坑”,日常又会怎样挑选羽绒服呢?
街坊陆女士:“一般要看款式,就是质量要好的那种,大概1000元以内的一般都是‘90绒’,之前在网上购买试过货不对版,买回来的价格便宜,穿起来就是有色差,没那么保暖,现在都是在实体店买,可以去试。”
街坊吴女士:“网上我也会挑,也看到过人家直播时候说得有多厚重,用料有多少,但是价格我始终觉得不放心,能接受500-600块钱以内,品牌会偏向一点,同等价格,质量面料相对好点,我肯定会选择实惠的。”
有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户外羽绒服充绒量根据目标设计不同在250-450克之间。另外,今年90白鹅绒行情价格约为1100元/公斤,较去年涨幅较大,若填充200克鹅绒,成本就要去到220元。市民挑选羽绒服时,线下尽量选择品牌门店、线上则尽量认准通过所在网络平台认证的官方店铺购买,切记贪小便宜。
沙溪服装协会副会长郭榕:“羽绒分等级,先看绒子含量,现在新国标(GB/T 14272-2021)绒子含量好的至少要80%以上,比如说买羽绒服,轻的,你这么去揉捏它,慢慢你会发现它能‘捏穿’,那种假的,发现那层东西怎么揉,它都‘揉不穿’,羽绒它是一颗一颗的,被你揉捏就会移位,就会分散开来,揉到两层面料。”
郭榕提醒,随着衣服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部分厂家会在填充前对羽绒进行防水处理,其制成羽绒服支持机洗,街坊在购买前可以根据需求咨询商家。
郭榕:“从轻薄款到厚款,厚的基本上都要去到500-700块钱才会有好的,低于这个价格的,一般来说,要么就是绒子含量偏低,要不就是绒不行,要不就是里面出现造假。”
记者:陈超明 区乐华
一审:古淑雯
二审:牛宇华
三审: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