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由农业农村部等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日前在浙江湖州举行,全国共93人参赛,其中广东仅3个名额,最终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所副所长宋长江,以排名第四的成绩斩获广东在本届赛事中唯一一个全国一等奖,也创造了中山在本项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将大闸蟹大卸八块可以说是吃货的“基本技能”,不过,在宋长江手中,这个类似的过程被称为解剖大闸蟹,它是水产技术员的一项专业技术,绝对不是吃蟹那么简单。
记者林绮武:“宋长江说,在解剖大闸蟹的比赛项目中,他们是要求在35分钟内解剖出21个部位,当中有些部位是非常细微的,最难的就是这个触角腺,我们外行一看,它其实就好像一滴酱油那么大,不知道里面的奥秘,其实它是大闸蟹的排泄器官,所以说是细微之处见功夫,而功夫就在日常的训练当中。”
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所副所长宋长江:“这个是比较难的,但你要在训练中多练的话,你可以掌握技巧,一个力道、一个技巧,在比赛中,有些选手也是解得不完整,这些都是扣分项。”
本次大赛主办地浙江湖州是大闸蟹主产地,就品种的熟识度而言,广东选手在这个项目上先天并不占优。宋长江屏气凝神地使出“绣花”功夫,成功地攻克了这个“别人的强项”。不过问题来了,水产技术员比赛为什么要比解剖大闸蟹呢?
宋长江:“在病害防治的时候,你知道这个器官是什么器官,像肝胰腺、胃,你知道它这个部分正常的形状是什么形状,颜色是什么颜色,如果它发病的情况下,跟正常的情况是有差异的,一眼就知道大闸蟹得什么病了。”
宋长江说,这次比赛的项目其实都是与他的业务息息相关,除了解剖大闸蟹之外,还有水产动物病原核酸检测和常见经济水产动物识别。其中水产识别项目是要求选手现场快速识别出50种水产,每种观察时间只有40秒,宋长江说,当中最难辨别的就是虾,比如南美白对虾与中国明对虾长得极为相似。
宋长江:“如果这个额角没有超过这个第一触角的话,它就是南美白对虾,但是如果它这个额角超过这个第一触角的话,它就是中国明对虾,在病害防治,用药的情况下,有时候这种药物对这种对虾的话就有效果,但是对另外一种又可能没有效果。”
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每两年一届,宋长江参加了前两届比赛,虽然都是以广东省第一名晋级国赛,但最终都没有取得好名次,不过从全国第33名到全国第11名,再到如今的全国一等奖,他凭着勤学苦练实现了惊人飞跃。
记者:林绮武 区乐华
一审:古淑雯
二审:牛宇华
三审: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