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截至今年11月22日,中山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近33万人,其中高龄、独居、空巢老人的就餐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难题。作为全省深化“长者饭堂”建设工作推进会举办城市,中山将“长者饭堂”纳入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目前,这项民生实事办得如何?
位于小榄镇百汇时代广场的“榄溪映象”是由爱心企业捐建的“香山长者饭堂”,它是集餐饮、阅读于一体的康养综合服务体,其中餐厅面积近3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名长者堂食。菜品营养、餐食价格,是长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小榄镇长者:“两个人9块钱左右,三个菜,在这里吃方便点。”
小榄镇长者:“自己家里都没那么多菜,如果自己在家煮饭,最多就一个两个菜而已。”
小榄镇百汇时代广场香山长者饭堂运营方负责人吴玉华:“6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企业会为每个老人补助3块钱,小榄镇政府对于年满80岁的老人会补贴5块钱,如果他是80岁的老人的话,正好也是打了8块钱的餐, 他就相当于免费。”
中山按照“15分钟服务圈”原则布局建设长者饭堂,像“榄溪映象”这样的助餐点和服务点,全市已建成187个,实现村(社区)服务全覆盖。针对部分老人腿脚不便,或老人不便出门的情况,77个助餐服务场所贴心地推出送餐服务。在东区街道竹苑社区香山长者饭堂,每天有40多名长者需要送餐上门,70岁的李婆婆就是其中之一。
东区街道长者李婆婆:“有时刮风下雨,他们都送来,服务很好。”
香山长者饭堂不仅仅解决了长者就餐难题、子女的后顾之忧,更是解除了老人的“束缚”,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精彩的晚年生活之中。
东区街道长者刘晶华:“我们基本上在家里都不煮饭菜,中午去长者食堂吃饭,下午参加兴趣班,退休之后没有那种失落的感觉,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的。”
中山依托75家餐饮企业和12家中央厨房企业参与助餐,全市187个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均由社会力量运营。如何让这项民生实事既能惠及数十万长者,又能让“香山长者饭堂”可持续运营下去呢?
东区街道竹苑社区香山长者饭堂运营机构负责人冯俊峰:“我们现在由东区政府来提供一个公建物业,有5年免租期,而在税务部门方面的话,明确在政策上,只要是我们服务长者的用餐补贴部分,不计入我们的增值税纳税部分。”
中山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科科长陈启枢:“我们是通过‘镇街补一点 企业让一点 村居凑一点 慈善捐一点 个人出一点’方式,让老年人得实惠,也募集了将近600万元慈善资金支持长者饭堂建设,我们也发动35家爱心企业组建了爱心联盟,提供了一些设施、家具、食材等优惠订购渠道。”
截至今年11月下旬,中山各助餐场所已累计提供助餐服务超103万人次。接下来,中山将构建更加完善的覆盖城乡、就近便利、可持续发展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
陈启枢:“比如水、电、气、税费的优惠减免,对餐饮企业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针对农村地区的老人助餐,接下来我们会推动‘共享餐桌’方式,去解决农村地区老年人就餐难的问题。”
记者:欧阳威
一审:古淑雯
二审:牛宇华
三审: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