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2016年12月28日,深中通道正式开建,6年间,潮起潮落、寒来暑往,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在伶仃洋上造桥,在大海深处“绣花”,以24公里的距离让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更紧密。值此6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深中通道建设中的那些重大时刻。
珠江口,伶仃洋,碧波滚滚,海天一色。连接中山与深圳的“深中通道”是世界在建难度最高的“桥、岛、隧、水下互通”集群工程之一,全长约24公里,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
一步一个脚印,超级工程融冰破土。从2016年12月28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开建,2017年12月21日,东人工岛开建;到2018年9月6日,桥梁工程主墩桩基开钻;再到2019年6月26日,深中通道首节沉管钢壳“出征”.....深中通道的建设披荆斩棘,创多个世界先例。紧连西人工岛的海底隧道长达6.8公里,是世界首例超长特宽双向八车道海底隧道,也是深中通道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建设者在世界范围内首次采用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结构,钢壳制作和混凝土浇注同步进行,达到了滴水不漏的效果。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技术顾问杨茨祥 :“是目前世界上最宽的,体量最大的钢壳沉管 ,165米长46米宽的底部平面上,平整度要求是误差10毫米,我们第一个管节做出来,有93%的点是小于8毫米。”
世界最宽海底沉管的安装面临浅水区航道搁浅、高强度回淤、水下高精度对接等世界级难题,建设者们不惧挑战,如琢如磨,研发建造了世界首制沉管运安一体船,将北斗系统引入沉管施工领域。2020年6月17日,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的首节沉管成功与西人工岛暗埋段实现对接,完成了首次“海底之吻”。
中交一航局总技术顾问李一勇:“这艘一体船是世界首制的一体船,没有任何标准和经验去依靠,是完全由中国人自我摸索设计和制造的,我们达到了设计标准,标志我们国家处于国际领先的水平。”
工程建设稳扎稳打持续推进,2021年6月17日,世界最大跨径海中钢箱梁悬索桥首座主塔完成封顶;同年11月24日,作为深中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山大桥首片钢箱梁完成安装。今年,深中通道的建设更是跑出了“加速度”,6月28日,深中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的中山大桥顺利合龙;10月27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现浇隧道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11月10日,深中通道海上非通航孔桥最后一片混凝土箱梁完成架设。12月10日,世界首创的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和最后一节沉管(E23)钢壳完成制造,至此,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钢壳制造工作全部完成。
中交二公局深中通道S06合同段项目经理毛奎:“中山大桥自2018年9月6日开建以来,历时三年九个月的时间,我们先后克服了台风多发,疫情反复及地质情况复杂,下一步将全面进入桥面铺装阶段,为2024年的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深中通道进展顺利,海底隧道已完成31个沉管管节安装;东、西人工岛正有序推进建设;伶仃洋大桥正进行钢箱梁吊装的准备,中山大桥正开展路面及附属设施施工。项目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长虹卧波碧海上,泽被后世万年长。“新基建”激发新动能,未来,深中通道将长久地屹立于伶仃洋中,连接起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吸引着全球创新人才入驻。
记者:王菲
一审:杨启航
二审:梁盛开
三审:叶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