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郑君里,很多人都会跟著名电影《林则徐》、《聂耳》等联想到一起,郑君里导演的多部电影至今仍被称为经典,一个家境贫寒的孩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电影艺术巅峰的呢?
郑君里是三乡平岚村人,1911年出生在上海,家境贫寒,郑君里曾在手记中提到,为考“南国”与父亲大吵,虽然遭到家里的反对,但是他还是毅然走了上艺术的道路。郑君里的儿子郑大里说:“我爷爷当时很生气,不允许我父亲做戏子,觉得戏子在那个时代都是很穷很穷的,我父亲跪倒在地,求我爷爷让他去学,说田汉他开的这间南国艺术学校,基本上不收学费,就是为了培养艺术人才。”
郑君里在电影和戏剧上都很有成就,他出演或主演的电影有二十多部,他还参加了很多话剧演出,是当时著名的“小生”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郑君里以戏剧为武器,宣传抗日救国,担任上海救亡演剧队队长,在这一期间,他完成了由演员到导演的转变。受父辈身上浓厚的岭南文化气息的熏陶,郑君里执导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在他的作品中总是能找到古典诗词的意境。
抗战胜利后,郑君里执导了《一江春水向东流》,被誉为“战后中国电影发展的里程碑”。解放后,他连续执导了《林则徐》、《聂耳》、《枯木逢春》等多部优秀电影。其中《聂耳》在第十二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最佳传记片奖。周恩来总理曾亲临《林则徐》的拍摄现场慰问摄制组,这使得郑君里备受鼓舞。著名演员 《林则徐》中阿宽嫂的扮演者秦怡说:“几乎重要场面的戏,他都要我们所有的人参加,没有我阿宽嫂的戏,他也要我参加一起讨论,他就说集思广益,大家讨论出来的东西肯定会更加准确一点。”
除了演员和导演之外,郑君里还有一个身份——电影理论家,他在拍戏之余,完成了著作《现代中国电影史略》、《角色的诞生》和译作《演技六讲》等,并发表了众多电影理论文章,探讨电影特性、电影民族化、电影创新等问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郑君里全集》总编辑李镇说:“他的学术成果所涵盖的内容不仅仅是艺术领域,包括社会生活史、战争史、经济史等等,尤其是文化领域,为整个文化界对于那个时代的研究,有重大的作用。”
郑君里的儿子郑大里说:“晚上我们都睡觉了,他还在伏案写东西,在我脑子里永远是这个背影。”
1969年郑君里去世,终年58岁,剧情电影《李善子》成了他人生最后一部执导的电影。据村里人回忆,郑君里虽出生和成长在上海,但是仍旧对家乡有份特殊的感情,他曾回过平岚村,并且摆酒宴请街坊。“我也是听乡亲讲,说他回来结婚、躬亲,那些拍电影的人过来喝喜酒。”郑君里的宗亲郑观兴说。
记者了解到,郑君里的老屋原本是30多平米的单层瓦房,后来卖给别人拆建成现在的三层小楼,在三乡还有以郑君里的名字命名的纪念亭,以及以他名字命名的学校,以此来缅怀这位影坛骄子。
记者:张媛媛
编辑:古淑雯
一审:杨启航
二审:孙少军
三审:张建伟